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53|回复: 2

2012新衰退之年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6-27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是硬着陆,还是双底衰退?
& l/ x0 w! h1 v9 J# _  这可说是近段时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了,从企业高管的办公室,到普通人的俱乐部,大家都在谈论。企业家、员工,甚至经济学家都在试图确定美国经济究竟是遇到了气旋,还是真的一头扎向了毁灭。/ k" |+ ?3 R$ v0 T/ B: r) R
  我们都知道经济成长乏力,失业情况不容乐观,而住宅市场再度下滑。正是因为这些,华尔街的大公司、国际货币基金,还有联储于周三不约而同地调降了今年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
5 x/ {- R2 r; o  住宅市场仍然是至关重要,因此我决定去找一位在住宅市场泡沫破灭和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成功预测到的专家,希望他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这位专家就是经济学家、《去杠杆化时代》(The Age of Deleveraging)的作者谢林(Gary Shilling)。让我感到吃惊的,并非谢林坚定看空的立场,而是他直言不讳所描绘出的暗淡前景。
: l! m5 i  T" B  “我预计又一场衰退明年就要开始了。”他对我说。
7 X2 H0 K% L( ~( S  I  他强调说,我们所经历的并不是一场双底衰退,因为现在距离上一次衰退结束已经两年,而距离上一个商业周期的顶峰,即2007年12月,已经有三年半的时间了。他介绍说,历史数据显示,经济扩张的时间段大约就是三年。
8 [" l; E0 w& C  因此,他认为将在2012年到来的,应该算是一场全新的衰退。7 v3 f: X0 Y. h. c: u3 j* w
  哪怕许多美国经济学家都看不出这和我们已经经历的复苏之间的差异,也不该过分责备。
5 q4 A8 _2 A0 Y3 e  o  这是谢林的观点。正常情况下,像我们刚刚经历的那种深度衰退之后,反弹都该是非常强劲的,就像弹簧一样。
$ Z5 H/ Z, Z7 U' ~  不过,这一次,我们的复苏却是“明确无疑地不及格”,谢林在他自己的投资通讯Insight当中指出,“在第一季度……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只是略略超过2007年的第四季度,可是之前的复苏当中,十三个季度之后,这一指标都明显超过当初的峰值。”+ v& F, _5 K# _& l6 u
  换言之,峰值过去三年多了,我们还是很难说已经回到了当初。/ l/ t7 _( P: {: g' U
  步履蹒跚的经济& d% e1 Y7 ~$ e" t
  除开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之外,我们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理由去得出这样的结论。
9 g6 |2 k: t* i  他表示,经济就像一个四缸引擎,而复苏通常都要求四个缸一起工作。它们分别是消费开支、就业、住宅和库存周期的反转。$ n# z. j2 z( p/ X& \1 t
  谢林认为,事实上只有最后一个要素是真正复苏了。换言之,企业在衰退期间都大刀阔斧地出清了库存,而当衰退结束,需求从低点反弹,他们就不得不通过推动产出增加的方式重建库存,而且多雇用一些人手。
0 }% U; @2 x6 A/ g  C  不过,消费开支就不同,只能说是部分回归,或者说是只有那些富有的买家才真正回归了。其他人都背负着疲软的就业情况疲软,收入增长不利,以及住宅持续贬值的负担。
7 b5 H# y; a; G9 h  我们已经目睹了就业面一定程度的改善——哪怕只是在近期,哪怕速度迟缓——问题在于,现在的情况还是完全不能和之前的那些复苏同日而语。大多数雇主只不过是停止了裁员而已,而且当他们重新开始雇用之后,他们通常都会选择雇用兼职或者临时人员。& C4 b0 K( `# j9 i2 C
  下面再来说说住宅。3 W2 C; O7 k0 x$ ^4 h9 f
  年复一年,许多人都曾经做出过住宅市场即将触底的预言,而同样是年复一年,住宅市场还在一路不停地下滑。
5 l2 @+ U& V) g; C' F) i; c$ c! A  谢林当然并不在这些乐观的预言家之列。他实际的看法是,住宅市场要到2013年才能见底,而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还将目睹房价再跌个20%。' Y+ c  B- [7 G
  考虑到全美范围之内的房价较之峰值已经下跌了三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如果谢林是正确的,住宅市场见底之日,房价将较2006年高点下跌45%之多,确实惊心动魄。事实上,耶鲁大学教授、 Standard & Poor’s/Case-Shiller房屋价格指数的创建者之一席勒(Robert Shiller)在这一问题上也是类似的看法。
3 d  I! B4 s) N0 M( ]. \( E  太多的待售住宅1 e. d' A( r# b. d8 @! g# W
  在席勒看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库存。他估计,市场上人们想卖而卖不掉的住宅可能多达两百万套。这就大大拖了新屋销售的后腿,后者的正常水平一年该有150万套左右,但是现在却只有三分之一。$ y$ a4 r& F! Z) b+ c9 d5 z
  住宅建筑在国内生产总值当中所占据的比重2005年第四季度达到一个高峰,为6.3%,而现在却只有2.2%。这可不是个简单的约5000亿美元的问题,正如谢林所强调的,住宅市场的变数对复苏构成了重大的打压,而缺乏住宅建设这一板块则为复苏清楚地敲响了丧钟。- X& d# \  Z0 i; _9 M
  房价再跌20%,将使得自身价值不敌抵押贷款价值的房屋所占据的比重从目前的20%多增长到令人目眩的40%。谢林还估计,房主的净值在住宅总价值当中所占据的比例也将因此从现在的19%降低到只有8%,而1980年代早期,这一比例曾经高达50%。
3 m( ]9 U# l$ Z1 I/ I5 t  2007年至今,放款方已经收回了350万套抵押房屋。谢林预计在未来几年当中,还将有数百万套房屋丧失抵押赎回权。& [7 V  n9 h5 e8 q3 e
  如果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你知道消费开支将受到怎样的影响”。谢林补充说,“一场衰退,谁都能看得出来。”
  d& _* O: e+ k+ v" j4 h+ N; p  住宅市场触底之后,经济要真正意义上完成复苏,恐怕至少也要十年,就像石油泡沫破灭之后的德州或者是冷战结束之后的南加州那样。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会低于平均水准,谢林估计,未来若干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都将在2%左右。5 Z& [) @* d; z. x
  政府和联储为了经济已经用出了浑身解数,却收效甚微。他说,联储的量化开支除开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刺激了股市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他认为商品的迷你泡沫已经破灭了。
6 K! @# p1 W, I5 n4 m. j2 w  奥巴马政府试图“修补”住宅市场的尝试“房贷可负担计划”(Home Affordable Modification Program),用谢林的话说来也是“一个悲惨的失败”。5 }( J& F8 Z- X6 |$ D8 `
  怎样的未来8 x9 G; I  S5 t
  然而,选举年将至,经济增长缓慢的现实对于两党的政治家都是一种刺激,他们都将不得不“做些什么”。“如果经济到了明年依然疲软,我们完全可能看到财政刺激。”谢林对我说,政治家们可不希望“在经济疲软的局面下面对选民”。8 J6 @( K, M  M7 k+ L* N$ w% v, e
  在投资方面,谢林现在已经回归他的旧爱,三十年期国债,后者当前的收益率大约是4.21%。“我想它们的收益率会变成3%。”谢林估计,“十年期国债会变成2%。”十年期国债当前的收益率接近3%。  P; d$ _/ d4 U9 E* a& i
  完全可以理解,谢林并不怎么看好股票,他的建议是,只有那些派息的蓝筹股才值得考虑。% p% V2 v4 m2 b2 s" ]) w
  当然,谢林也不是没有犯过任何错误。他1980年代晚期以来就一直预言会出现通货紧缩,1998年以来声音还变得更大。我们确实遭遇过两段潜在的通货紧缩插曲,分别发生在2002年和金融危机之后,但都被联储成功化解了。8 I! X& q6 {$ r
  他还在2009年年初的时候极端看空股票,预计将出现新的低点,因此错过了最近的牛市。总而言之,他并不是那个能够准确判断出底部或者牛市转折点的人。
. ?2 z+ s1 Q+ }: @; ?; h! {  我自己的看法是,我们确实将遭遇经济增长迟缓,但是未必会有新的衰退,这是因为,我们毕竟有强势的海外业务,以及国内富有的消费者的支撑。联邦快递和CarMax等公司近期的强势报告显示,经济或许并没有谢林想象的那么糟糕。- C' |! K! t6 U( a5 y/ L! c0 G
  可是,在对房市的判断上,我并没有挑战他的勇气,因为他过去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住宅拥有者、投资者,还是政策制定者们,最好都好好听听谢林的声音。(子衿)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11-6-28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kankan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3-6-2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9 05:59 , Processed in 0.14386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